2022-11-26 16:05:03
波兰遭遇俄制导弹袭击,北约或亲自“下场”?普京一天遭遇多次麻烦,关键时刻中方挺身而出。
就在俄军日常对乌克兰境内发起大规模空袭时,却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意外事件。据环球网消息,近日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而当天俄军曾对乌西地区发起过大规模空袭。如果这枚导弹真的来自俄罗斯,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波兰是北约的成员国,这件事足以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致使北约不得不亲自下场。所以事发后,波兰一边提高了战备等级,另一边又立即与北约秘书长以及还在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通话。
客观来看,这件事不太可能是俄罗斯所为。首先,俄军现在刚刚撤出赫尔松西岸地区,表明俄罗斯判断眼下的局势不适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太可能主动得罪一个北约国家。其次,俄军失误的可能性也几乎不可能。从现场图片来看,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是S-300防空导弹,俄军空袭用的一般都是巡航导弹。而且从冲突爆发之初,俄军就已经多次袭击过乌西地区,所以失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排除俄罗斯后,只剩波兰以及乌克兰有动机。波兰一直觊觎乌西地区,所以不排除波兰想要借遭俄军袭击为由,出兵乌西地区,但这种可能性也很低,毕竟这次导弹袭击造成了两人死亡。而最有可能的当属乌克兰,毕竟S-300防空系统乌军一直在用。如果这枚炮弹真的来自乌克兰,则很有可能是乌军在拦截俄军导弹时出现了失误。
当然,比起真相,各方的表态才是关键所在。乌克兰方面一口咬定,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一事就是俄军所为,俄罗斯则否认了这一指控。波兰的表态很谨慎,称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是谁发射了这枚导弹。拜登也明确表态称,从导弹的运行轨迹来看,不太可能是俄军发射的。由于事关重大,处理不慎随时都有可能会引发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冲突,所以美西方这次选择了尊重客观事实,没敢随意给俄罗斯扣帽子。从拜登的表态也可以看出,美国眼下没有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意愿,所以美国增兵东欧的一系列举动,都可以视为对俄罗斯单纯的恐吓而已。
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一事没有恶化并升级,但这也充分说明了俄罗斯当前的处境有多么险恶,随时都要面临来自北约的军事压力。除了军事上的压力之外,普京近期还在同一天发生的两件事上遇到了麻烦,但是中国也在同一天选择了两次力挺俄罗斯。
第一件事,英国以及欧盟计划在G20峰会上抵制俄罗斯。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少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活动中,西方国家都会设置“反俄议题”,要么是发表谴责俄罗斯的声明,要么就是抵制俄方代表的讲话,这次的G20峰会也不例外。不过这次中国力挺俄罗斯,明确反对西方的这一政治操弄。
中方此举释放了三个明显信号。第一,各国高层汇集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危机,而不是为了搞政治对立,这点中方在此前的G20外长会上就已经有过明确阐述。第二,在中国看来,俄罗斯也是全球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所以在G20峰会这样一个多边合作机制中,不应该对俄罗斯发起抵制。第三,中方公开反对西方抵制俄罗斯的做法,充分表明中俄在战略层面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动。
第二件事,就在西方打算在G20峰会上抵制俄罗斯的同一天,美国在联大也发起了政治攻势,推动联大通过涉乌草案,要求用俄罗斯被冻结的海外资产作为对乌克兰的赔偿。对于这样一份荒谬的草案,中方果断投下了反对票。
中国反对的理由有三个。首先,联大不是国际司法机构,这份决议明显已经越权。美国此举,无异于是想要在联大像审判二战战败国一样,对俄乌冲突作出法律定性。这样做,既不合国际规则,也不利于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其次,对俄罗斯作出的惩罚缺乏法律依据。美国主导的这一草案中,援引了“责任条款”以对俄罗斯进行“定罪”,但“责任条款”只是一个研究成果,并非是正式的国际条约。第三,没有实践先例。这其实就是在提醒美西方,如果美西方要求俄罗斯对乌克兰作出赔偿,那么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等曾经被美国入侵过的国家,都可以在联大向美国索赔。
短短一天之内,美西方就对俄罗斯发起了数轮攻势,可见只要俄乌冲突不结束,美西方就会不断给俄罗斯制造麻烦。通过这场危机,也让我们看清了美西方无底线的真实面目。接下来,俄乌冲突的走向将会随着这一系列事情发生改变,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