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19:10:02
7146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146.xyz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企业就没有灵魂,发展就难以突破。”作为深耕梅州的本土企业家,李阳春带领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开拓,扭亏为盈,创造了逆风翻盘的奇迹。
历经岁月的沉淀,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梅州先进制造业的一面旗帜。
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创建梅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鸿荣”“HW”行业知名品牌,制定一整套工程机械工装、属具设计的制造标准……截至目前,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推出20多个产品系列,3000多个品种规格,2018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
科技引领产品遍及全球36个国家及地区
“这个再试一次,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各式各样的机械整齐排列,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出厂前调试检查,准备交付客户。
创建于2008年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梅州鸿荣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程机械工装工具研发、设计、制造、再制造、技术咨询及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制造企业,在梅州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建后,公司亦曾因管理不善,到2014年亏损一亿多元,一度面临倒闭。“我们是2015年收购回来的,通过资产重组重新盘活企业,不断进行科技研发、创新产品。”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阳春说,从亏损到盈利,公司逐渐拥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李阳春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特种机制造、智能工装工具以及工程机械的工装属具,还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研发、制造特殊工具装备。
目前,公司通过ISO9001-2015、ISO14001-2015管理体系认证、ISO9712无损检测认证、ISO3834 焊接标准认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品已获得国际TUV-CE认证,是世界知名品牌SSAB Hardox In My Body组织成员,拥有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技术23项。2017年6月,获批组建梅州市挖掘机及装载机属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业发展不比其他行业,需要更多核心技术支撑。当前我们的产品出口占比65%以上,市场遍及全球36个国家及地区,国内市场覆盖30多个省市及地区,在欧美等国均有代理商,获得阿特拉斯等国际知名整机厂商的认可,成为其OEM供应商。”李阳春说,未来2—3年,公司将全力冲刺主板上市。
情系家乡期盼更多企业在梅州落地生根
“企业要发展得好,既要企业自身不断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土壤培育其发展壮大。”谈及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李阳春认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始终要与时俱进。
李阳春认为,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狠抓招商引资,扶强现有企业,优先支持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理念是符合梅州实际的,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李阳春直言,当前出现部分本土企业外迁的情况,既有企业的主观原因,亦有梅州当地发展的客观原因。毋庸置疑,发展实体经济是振兴梅州的必由之路。目前,梅州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兼顾本土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做大,龙头企业做强。有关部门要多倾听企业家声音,多解决企业家问题,用心用情用功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烦恼,强化尊商、亲商、兴商氛围,打造懂企业、懂市场的阳光政府,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做强做大。”李阳春说。
企业家谈实体经济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梅州企业融资主要以债务性融资为主,其中,银行信贷授信仍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银行机构的信贷政策以及融资抵押担保方式的不同,贷款条件和授信审批时间也有较大区别。
当前,受疫情影响,在经济下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背景下,企业融资需求相对疲软,但亦有不少企业遇到融资难题。对此,李阳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需要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让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发展。
南方日报:你认为梅州要引进企业、留住企业、让企业发展得好,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李阳春:对于本土企业或者引进企业来说,发展都是要听到雷声见到雨点。政府相关部门要既打雷又下雨,把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帮助企业要帮到点子上,让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不断向实体经济倾斜。一是服务对接。真正了解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站在企业的角度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工难题、政策申请等;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落地有声。让企业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对企业家的重视,享受到政策给企业生产带来的红利,政企形成合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南方日报:缺少担保、抵押物不足,是很多中小微企业在贷款时面临的难题,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李阳春:融资难题,是不少中小微企业都会面临的难题,主要集中在融资渠道少、融资流程时间长,融资额度少。不少中小微企业不能够从银行进行融资,就会转向民间资本,从而加大融资成本,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要破解融资难题,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优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挖掘企业质押融资潜力,积极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提高融资对接效率,加大政策推广力度,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惠及面。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