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信息社

石油石化行业周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 涤纶长丝价差持续修复

2022-06-27 15:35:01

防静电服

  投资要点

  本周价格涨幅前三的石化产品:PX(进口CFR),5.6%;甲基丙烯酸甲酯(华东),1.98%;丙烷(华东到岸冷冻价 ),0.92%。

  本周价格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乙二醇(华东),-12.7%;天然气HenryHub 期货,-10.43%;Dubai 现货,-10.21%;中国LNG(华北易高),-9.3%;顺酐,-7.5%。

  本周价差涨幅前五的石化产品:PET(有光)-原料,53.89%;PET(半光)-原料,53.28%;PX-石脑油,16.27%;涤纶长丝POY-原料,16.08%;涤纶长丝FDY-原料,12.44%。

  本周价差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乙二醇-乙烯,-230.27%;PTA-PX,-73.18%;顺酐-碳四,-31.88%;烷基化油-碳四,-29.17%;丙烯-丙烷,-26.01%。

  供需两端多重因素持续扰动,国际油价周内呈现震荡下行走势。本周初期,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5 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约12%,环比增加约6.5%;美国总统拜登与前财长萨摩斯交谈后重申,美国经济衰退并非不可避免,带动需求端乐观情绪回暖。但周中,一方面拜登呼吁国会通过暂停征收三个月的联邦汽油税,以帮助压制油价;另一方面API 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汽油库存提升,带动国际油价有所回落。

  直至周五,尼日利亚石油部长Timipre Sylva 表示,“一些人认为油价有点偏高,并希望我们增加一点产量,但目前真的没有什么额外的产能…...我认为8 月欧佩克不会带来任何意外”;同时叠加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由14 年高点回落,可能降低美联储激进加息紧迫性,国际油价当日有所回升。截至2022 年6 月24日,本周WTI 期货结算价较上周下跌1.8%至107.62 美元/桶;Brent 期货结算价较上周持平为113.12 美元/桶。

  需求下滑、成本回落,LNG 价格下跌。供给端,本周国内实际产量49451万方(35.48 万吨),环比下降1.2%;进口气源方面,本周国内10 座接收站共接收LNG 运输船12 艘,环比减少6 艘,到港量81.93 万吨,环比上周减少32.26%。需求端,国内LNG 总需求为48.9 万吨,环比减少2.39 万吨(-4.66%)。成本端,本周西北气源成交价格3.60-3.72 元/立方米,低/高端较上期分别下调0.2/0.18 元/立方米。本周截至6 月24日,中国LNG 出厂价格为5850 元/吨,环比上周下跌600 元/吨。

  PX 价格上涨、PTA 价格回落,PTA-PX 价差下滑。供应方面,福化450万吨装置5 月30 日附近减产至5 成,本周负荷提高至8 成,暂定7 月中检修一个月;亚东石化80 万吨装置6 月18 日起停车检修,6 月24 日重启。

  本周PTA 行业总产能为7318.5 万吨。本周PTA 检修产能约1432.1 万吨,长期停车产能525 万吨,实际在产产能5361.4 万吨,在产产能开工率为81.50%。

  截至6 月24 日中纤网数据显示PTA 流通环节库存为174.5 万吨,环比上周增加1.5 万吨。PX(进口CFR)价格为1327 美元/吨,环比上周增加70 美元/吨。PTA(华东)价格6830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320 元/吨;PTA-PX(进口CFR)价差为248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676 元/吨。

  行业持续超跌修复,涤纶长丝价差扩大。供给端来看,据百川资讯,本周行业供给回升,开工率为71.20%,环比提升1.95 pcts.需求端来看,本周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工率47.88%,环比持平。由于前期行业处超跌状态,当前价差扩大态势或系供需两端向正常状态修复结果。截至2022 年6 月24 日,涤丝工厂DTY、POY 和FDY 库存分别为36、32 和35 天,环比上周均分别增加1 天;DTY 价格环比上周下降400 元/吨至9850 元/吨,FDY 价格环比上周下降300 元/吨至9150 元/吨,POY 价格环比上周下降320 元/吨至8650元/吨;POY 与原料价差较上周增加175 元/吨至1265 元/吨,DTY 与原料价差较上周增加98 元/吨至2465 元/吨,FDY 与原料价差较上周增加196 元/吨至1765 元/吨。

  开工提升,终端需求回落,丙烯酸价差收窄。供给端,据隆众资讯,本周国内丙烯酸行业开工率71.11%,环比提升0.22 pcts;需求端,终端丙烯酸乳液行业开工环比回落,胶带母卷行业开工则环比持平。供给提升,需求减弱共同作用下,本周丙烯酸-丙烯价差收窄。截至6 月24 日,丙烯酸价格为11350元/吨,环比下滑650 元/吨;丙烯酸-丙烯价差为5788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524 元/吨。

  丁醇价格快速回落,成本尚未完全传导或致丙烯酸丁酯价差短时扩大。供给端,丙烯酸丁酯开工环比提升1.83 pcts 至65.83%;需求端,本周国内丙烯酸乳液行业开工率环比下滑2 pcts 至35%,胶带母卷开工率则环比持平为53.96%,综合来看供需关系或趋于宽松。但由于本周后期正丁醇价格快速回落,在行业整体盈利底部震荡态势下,原材料成本传导尚不充分或致价差短时扩大。截至6 月24 日,丙烯酸丁酯价格为12450 元/吨,环比下滑350 元/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醇价差为308 元/吨,环比上升846 元/吨。

  需求端开工下滑,顺酐产品价差收窄。供给端,据隆众资讯,本周国内顺酐丁烷法开工率为87.26%,环比持平,苯法开工率为22.67%,环比持平。需求端,国内UPR 行业开工率20%,环比下滑4 pcts.截至6 月24 日,顺酐价格为9000 元/吨,环比上周下滑730 元/吨;顺酐-碳四价差为1440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674 元/吨。

  成本回落,丁酮价格下滑。供给端,本周国内丁酮行业产量环比持平为9675吨;需求端,下游涂料、胶黏剂等行业维持相对稳定。成本端,本周原油价格下跌背景下,原料醚后碳四亦有回落,带动产品价格下行。综合来看,成本端变化主导产品价格本周走势。截至6 月24 日,丁酮(齐翔腾达华东)价格为10300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600 元/吨。

  需求跟进乏力,己二酸价差收窄。供给端,据率捷咨询,本周行业整体开工负荷6 成,山东海力、江苏海力重启时间待定;重庆华峰1-4 期正常运行,5期低负荷运行;唐山中浩负荷8-9 成,后续存检修计划;山东洪鼎重启时间不定。需求端,近期下游各需求领域仍较为弱势,跟进乏力,缺乏有力支撑,恢复缓慢,难以对产品价差形成有效支撑。截至6 月24 日,己二酸(华东)价格为11650 元/吨,环比上周减少400 元/吨;己二酸-纯苯-硝酸价差为1410元/吨,环比上周减少360 元/吨。

  重点关注公司:从产品-原料价差来看,2021 年全年期间,PX-原油、PTA-PX价差仍处于底部区间,而涤纶长丝-原材料以及价差相较2020 年则有所修复,民营炼化企业、涤纶长丝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2 年Q1 单季度来看,在地缘政治事件带动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行,但民营炼化企业业绩总体上仍实现增长。究其原因,行业层面,原油成本向成品油、化工品传导顺畅,影响盈利水平核心之要素仍为各产品供需格局,且原油价格上行过程中或贡献一定库存收益增厚利润;自身来看,新建民营炼化规模、工艺优势明显,成本优势突出,行业底部区域仍录得超额利润。未来随着需求的改善,预计成品油、PX、PTA、涤纶长丝等产品盈利自底部修复,同时相关企业当前亦积极依托上游炼化项目充沛、廉价原料库拓展下游新材料项目,深挖产业链潜力,努力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与综合盈利能力,未来可期。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炼化项目已投产)、桐昆股份(参股浙石化一体化项目)等民营炼化企业。而涤纶长丝企业短期内或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致使下游需求减弱,盈利短暂承压。未来随纺服需求改善,长丝产品价差有望修复,推荐桐昆股份、新凤鸣。

  恒力石化,公司为PTA 行业的龙头企业,现阶段拥有PTA 产能1160 万吨,为全球单体最大的PTA 工厂。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程度较高,现已形成“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格局。上游方面,公司拥有20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450 万吨PX 产能;下游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涤纶民用长丝产能243 万吨,工业长丝产能40 万吨,工程塑料产能24 万吨,聚酯薄膜产能38.5 万吨,PBAT 产能3.3 万吨等,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当前公司依托上游炼化项目充沛原材料储备,大踏步加码布局下游新材料项目:2022 年3 月24 日,60 万吨/年BDO 及配套项目(一期)进行环评拟审批公示;2022 年1 月26 日晚间正式公告拟建年产260 万吨高性能聚酯项目与160 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已于2022 年2 月8 日开工;2021 年12 月26 日于苏州同日本芝浦及青岛中科华联签约引进12 条共计年产能16 亿㎡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 年1 月起的18 个月内完成交付;2021 年6 月24 日晚间先后公告共计275 万吨的三个聚酯新材料项目及配套化工项目,当前亦在稳步推进中。连同控股股东及附属企业推出百亿级别员工持股计划,在绑定员工利益、完善激励体制的同时亦有望同时助力在建项目高效推进,彰显发展信心。未来随炼化产品需求的修复以及自身新材料平台的不断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荣盛石化,公司为PTA 行业龙头企业,其参控股PTA 产能约1900 万吨/年,权益产能约905 万吨/年。伴随2019 年底浙江石化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打通原油-燃料油/石脑油-PX-PTA-聚酯涤纶全产业链。浙江石化炼化项目规模、配套优势明显,产品种类丰富,不仅具有较强盈利能力,产品多元化亦有助公司抵御周期波动的风险。当前浙江石化二期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其将助力浙石化产品附加值、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亦将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依托浙石化平台继续深挖项目潜力,布局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此外,2021 年全年来看,炼化项目各主要产品价差多数尚存修复空间,未来随下游需求进一步修复,炼化项目盈利亦有望随之改善。

  东方盛虹,公司是差异化纤维行业与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当前拥有差别化涤纶长丝产能260 万吨/年(配套上游PTA 产能390 万吨/年);丙烯腈产能78 万吨/年,EVA 产能30 万吨/年,均在行业内具有领军地位。随盛虹炼化16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现已成功构建“原油-PX/乙烯-PTA/乙二醇-聚酯-化纤”全产业链,未来随其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规模与综合盈利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公司亦有诸多新增产能/项目处于建设/推进当中:新能源新材料方面,斯尔邦丙烷产业链项目、EO扩能改造项目处于建设中,虹科新材料可降解材料(一期)处于拟建中,共计70 万吨/年规模的EVA 项目处于规划中;聚酯化纤方面,公司当前共计在建/拟建245 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包括25 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综合来看,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有望持续提高,产业链版图有望持续扩张,各个项目间的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卫星化学,公司为国内丙烯酸及酯行业的领先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公司C3 产业链当前上游拥有90 万吨/年PDH 产能,下游拥有66 万吨/年丙烯酸和75 万吨/年丙烯酸酯产能、45 万吨/年聚丙烯产能、15 万吨/年SAP 产能、22 万吨/年双氧水产能。随2021 年5 月20 日连云港石化烯烃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投料试车成功,公司产品正式拓展至C2 产业链。当前公司已逐步形成“丙烯-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SAP”、“乙烯-PE/EO/MEG”双产业链格局,并持续进行双线扩张。C3 产业链方面,年产30 万吨聚丙烯、25 万吨双氧水项目顺利推进;2021 年3 月与独山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包含80 万吨/年PDH、80 万吨/年丁辛醇、12 万吨/年新戊二醇产能;已与韩国SKGC 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建设4 万吨/年EAA 项目。C2 产业链方面,连云港石化烯烃利用项目二阶段已进入安装阶段,预计2022 年中期试生产;2021 年12 月30 日公告投资150 亿元新建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其中一期10 万吨/年乙醇胺装置、40 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15 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装置计划分别于2022 年三季度与四季度陆续建成试生产。总体而言,公司未来项目储备丰富,稳步推进,战略清晰,成长潜力可观。

  华峰化学,公司是在我国氨纶、己二酸、鞋底原液等领域均具有龙头地位的综合性现代化聚氨酯领军企业。公司当前三大主要产品产能均为国内第一,有较大的规模优势;依靠不断的技改投入与新项目建设,公司生产成本逐年降低,能耗、物料控制水平行业顶尖,形成了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己二酸—聚酯多元醇—鞋底原液”产业链可灵活调整产销比例,抑制波动,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具有一体化优势。当前公司重庆基地“10 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5 万吨/年产能已投产,公司氨纶总产能已达22.5 万吨/年;“115万吨/年己二酸项目”中余下产能以及“30 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亦处于稳步建设投产中,我们预期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桐昆股份,公司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参股浙江石化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已全面投产,形成炼油-PX-PTA-涤纶长丝全产业链格局,产品多元化有助公司抵御周期波动风险,炼化项目成本优势保障公司较强盈利能力。

  同时,于2022 年1 月全面投产的项目二期在化工品比例、产品附加值方面亦有进一步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投资收益。公司作为涤纶长丝龙头企业,涤纶长丝产销量多年位居国内第一位,当前洋口港500 万吨PTA 与240 万吨涤纶长丝产能、沭阳240 万吨涤纶长丝(短纤)产能、福建漳州200 万吨聚酯纤维产能均处于稳步建设和推进中,未来公司产销量有望保持增长。

  新凤鸣,公司是我国涤纶长丝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围绕“两洲两湖”

  基地以及“两个1000 万吨”的十四五规划稳步前进,扩大产销规模。其当前沿“PX-PTA-涤纶长丝”积极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目前具有PTA 产能500 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630 万吨/年、涤纶短纤产能60 万吨/年,并有独山港400 万吨PTA 和210 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中友化纤年产200万吨功能柔性定制化短纤、100 万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以及30 万吨聚酯薄膜新材料项目、年产270 万吨聚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等处于规划/建设之中,未来成长空间可观。随规划项目逐步落地投产,公司产业链一体化、规模化低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丰南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