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12:00:30
如何阻止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源源不断地军事援助,这一问题困扰了俄罗斯许久,随着冲突的持续,口头上警告带去的效果越来越弱后,俄罗斯最终还是决定要靠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日前,随着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一声令下,未来任何出现在乌克兰境内的北约运输工具,都将成为俄军的合法攻击对象。绍伊古的这道命令,对北约成员国而言,意味着其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
要知道,以往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轻武器,诸如弹药,手提式防空,反坦克炮等等。这种单兵武器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隐藏起来,可随着局势的改变,俄军占据的主动越来越多后,北约对乌军援助的武器就开始向重型化方向发展了,尽管那些坦克,装甲车有助于强化乌军的战斗力,可这种大型武器想要在运输过程中,瞒过俄罗斯的侦察,那还是有些困难的。
为此,当俄罗斯方面决定打击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后,北约立马就坐不住了,他们开始调转枪口,换了个方向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当绍伊古前脚表示要打击北约对乌援助后,北约后脚就宣布不再受到此前与俄罗斯签署文件的“约束”,简单来说就是,北约不再受到任何条约约束已经成为了定局,一旦俄军在冲突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那北约直接大规模的介入战场就变为了可能。
届时,普京或许不得不对北约出手了,而且是想不揍都不成。如果说俄乌冲突演变成了俄北冲突,那这其中最后的赢家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原因的话,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经济方面。俄乌之间的冲突具有突然性,俄罗斯方面不一定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财力来进行长期的战斗。特别是在俄罗斯背负了海量经济制裁的当下,所以,为了能够快速从外部获得资金,俄罗斯最佳采取措施就是迅速推动中俄两国大宗商品贸易的本币结算进程,如此一来,俄罗斯可以更多地利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同时,也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其二,军事方面。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对最先进的军事技术的出口一直很谨慎。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但伴随着俄乌战争的第二阶段拉开序幕,俄罗斯每天都要耗费巨额的资金来维持乌东的军事活动,为了能在冲突中不落下风,克里姆林宫将很快就别无选择。
总之,俄乌冲突的长期化,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筹码,无论是在RCEP的基础上,还是在扩大中国的“双循环”系统上。亦或者,在适当的时机同俄罗斯继续保持双边贸易的升温,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利好中国的筹码。【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