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信息社

行研分析:4月大类资产观察

2022-05-26 08:34:00

武汉废铁回收 http://www.aitubebaby.cn

  大类资产走势分析

  4月,受美联储加息加码预期升温、俄乌冲突升级、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等因素影响,美元持续走高,美债收益率平坦化上行,风险资产高位回落。

  大宗商品市场:原油价格震荡,波动趋缓

  NYMEX原油期货4月22日收报101.75美元/桶,当月累计上涨约1.47%。走势节奏来看,波动水平较3月明显走低,价格变化幅度在95美元/桶至107美元/桶之间。

  3月坐“过山车”的LME镍期货市场重归平静,价格主要在32500-34000美元/吨之间窄幅波动,月度涨幅约为3%。

  贵金属及外汇市场:黄金小跌,美元继续走强

  COMEX黄金期货4月22日收报1932.5美元/盎司,当月累计下跌1.1%。与3月类似的是,4月黄金走势节奏仍然与原油相似,表明近期黄金以商品属性仍占主导地位,金融属性稍弱。

  货币方面,截至4月22日,美元指数当月累计涨2.8%至101.1233,涨幅较3月扩大,指数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涨2.7%至6.5274.我们认为推动美元走强的因素有:美联储启动加息,并表态将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美债收益率回升,增加美元吸引力;俄乌冲突、金融市场波动及能源供应危机等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并引发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元避险属性增强。

  债券市场:欧美加息浪潮临近,海外债券吸引力上升

  美联储释放将在五月加息50bp的信号,拉动美债十年期收益率在4月22日达到2.9%,逼近3%大关。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10年期中债收益率约5bp,中美利差形成倒挂。同时欧洲公债收益率也打破多年负利率局面,升到0.92%,创6年来新高。随着海外债券市场吸引力不断上升,海外资本出现外流,人民币汇率近期出现下跌趋势。展望未来,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近日表达偏鹰派立场。预期未来海外债市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

  权益市场:全球普跌

  截至4月22日,亚洲地区的上证指数、韩国综合指数、恒生指数均下跌,其中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跌幅均超过5%。欧洲主要股指跌幅相对较小。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近10%。

  期货和衍生品法聚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于4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8月1日起施行。该法主要用于规范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当于行业“基本法”。

  三次审议时间线

  2021年4月,期货法草案,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1年10月,草案将法律名称从之前的“期货法”修改为“期货和衍生品法”,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

  2022年4月,草案三审稿经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公布。

  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的意义

  第一,促进行业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在期货和衍生品法公布之前,期货市场主要依据国务院制定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进行调整。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从法律层面规范、保障期货市场发展;在重点规范期货市场的同时,兼顾衍生品市场;对于投资者保护、场外衍生品的监管等都有明确规定,确保相关事项以后都有法可依。比如,统一确立衍生品市场发展和监管的基础制度,如终止净额结算等,既满足市场需求,也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行业的规范发展,将带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更大发挥,并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期货和衍生品法对于法律域外适用、跨境监管合作、跨境交易行为规范等都有明确规定,为我们期货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障。比如,我们境内的交易所等寻求跨境展业,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并满足相应司法辖区的主权监管要求,即需要获得境外监管机构关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相应认证,而高阶立法的完善和监管框架可比则是申请认证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落地,以及其中对于终止净额结算等基础制度的明确,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跨境认证方面有望取得实质进展,助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推进,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影响资产走势的中长期宏观因素

  国内:宏观政策关注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证监会继续鼓励长期投资

  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不确定性。发改委表示,疫情对国内需求影响是阶段性的。从近期国常会部署和央行表态来看,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成为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点,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

  经济指标方面,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3%;工业生产平稳,其他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投资及消费方面,3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拉动。房地产行业增速仍然较缓慢。虽然各地因城施政,多城市出台房地产松绑措施,但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依旧冷清。未来一段时间固定投资抓手还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3月受疫情影响,消费同比出现下降,预计4月消费同比增速继续下降。消费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线下消费受制约,另一方面是人均收入增幅较缓慢,消费力不足。

  政策方面,央行和外汇局出台23条金融服务举措,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提及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以及能源保供增供。央行行长易纲也表示,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而物价稳定和保障就业是中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

  我们继续重点关注有关资本市场的政策举措。

  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会议提出:

  “养老金、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是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机构投资者要把提高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根据证监会部署,机构投资者或将更广泛参与权益市场投资。

  另一项政策,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将有助于加强民生保障,并推动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具有享受税收优惠、参与简单便捷、账户权属清晰等特点;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

  结合近期证监会战略部署来看,监管部门会持续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这将有助于A股及中国债市中长期健康发展,并夯实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市场发展导向。

  美国:通胀继续升温,经济增速或回落

  劳动力市场,美国3月失业率降至3.6%,截至4月1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8.4万人,略低于前值,总体劳动力市场在恢复。

  物价水平方面,美国3月季调后CPI同比增幅8.6%,较2月指标上升0.7个百分点。

  通胀预期也在走高,最新4月22日指标为2.98%,去年底及3月底分别为2.56%和2.84%。

  美联储加息预期继续升温,后续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或加快。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在5月份的会议上讨论加息50bp。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其中,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增速为3.6%,较1月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IMF还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通胀分别为5.7%、8.7%,较1月预测值分别上调1.8和2.8个百分点。

  要点小结

  4月大类资产波动整体趋缓,风险资产承压,全球权益市场普跌。

  国内,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成为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点,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资本市场方面,监管部门会持续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这将有助于A股及中国债市中长期健康发展。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更进一步。

  海外,美国通胀水平及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或加快,继续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IMF和世界银行均下调今年全球增速预期。

(文章来源:华安期货)

文章来源:华安期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丰南信息社版权所有